现代化的茶产业 崛起中的“绿巨人”

2019-01-10 来源: 云南日报 记者:

  

有机茶园成规模

  日前,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茶产业成为思茅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金字招牌。

  “从叶子到杯子,茶产业在这里绘出了全产业链开发的现代产业图景。”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局长郑少永说,思茅区以茶产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得益于多年来对茶产业的深耕与培育,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还实现了加工企业的集群化,更重要的是与茶相关的科研力量配套完善。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力思茅区茶产业更上层楼,通过创建项目“六大工程”的实施,思茅区不断推进茶产业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了“一心、两片、一环、一基地”的产业布局,一个集“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正在崛起。

  基地规模化 “有机”引领高品质

  碧色万顷,茶香四溢,思茅区被誉为“中国茶城”,这里茶园面积达17.1万亩。茶,不仅成了思茅区的产业支撑,更是思茅区的城市名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思茅区的底气来自于这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的现代茶园,城区周围茶山环抱,凸显了这座城的鲜明特色。

  在距离城区10公里处的整碗村,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已是享誉国内外的有机茶基地。1998年,通过对土壤化验检测后,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在整碗村试种了30亩茶地,坚持不施化肥、不打违禁农药,还发动周边的百姓一起走上绿色、有机的发展之路。2014年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对合作社的1万亩茶园进行有机转换改造,通过采取茶园环境(生物多样性)修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培肥、有机茶园认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已有2000多亩茶园取得了欧盟有机证书。

  “我们坚持走绿色、生态、有机的路子是正确的。坚持种有机茶、施有机肥,不会对土壤、空气、水造成污染,符合现代人健康绿色的生活要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回忆起种植有机茶的初心,董祖祥感慨不已。如今祖祥有机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卖出了每公斤2000欧元的高价。

  从源头上更加注重品质,思茅区推动茶产业走生态、有机路子,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实现了生态茶园全覆盖。2017年,通过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摸底,因地制宜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该项目在思茅区南屏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园1.7万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亩、5个乡镇,直接惠及茶农1.05万户,逐步构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到2020年,将完成覆盖全区20万亩茶园的有机肥绿色农业种植。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按有机化、科技化、景观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建设。目前,思茅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2.02万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和有机茶园转换面积达4万亩。截至2018年12月,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8.66万元,安装600盏太阳能杀虫灯,完成3万亩生态防控建设,园区内75%的茶园达到国家标准园水平。

  工集群化 “智慧”制茶可追溯

  无菌环境下提取,茶汤“秒变”茶珍。新鲜茶叶从杀青、晾晒,到提取、包装的整个制茶流水生产线,在生产车间现场视频监控室内一目了然。在位于思茅区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其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智能制茶技术,以及普洱茶提取茶珍、普洱茶纤维饼干等创新产品的开发,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普洱茶加工技艺的认知,不断探索从“普洱茶生态种植标准化”到“茶叶深加工标准化”。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思茅区培育茶产业集群,推动茶叶加工环节的现代化。

  2018年1月,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成立,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运用。目前已有祖祥、龙生、原生3家茶企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和标准化改造。

  这样的加工现代化改造在普洱工业园区内的茶叶企业正不断创新运用。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压制系统与太阳能恒温烘干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将太阳能运用到普洱茶压制、烘烤加工过程的茶企。太阳能无污染、零排放、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市场认可,已有5家企业完成车间改造升级,普洱茶生产正逐步告别锅炉燃煤、迈入绿色清洁生产新阶段。

  园区内加工能力与茶园规模配套,70%以上不达标的初制所得到改造;提高精制加工企业设施装备水平,对园区内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精制加工厂进行技改;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茶产品附加值;茶叶加工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10万元,改建初制所1.5万平方米,购买茶叶加工设备68台(件),加工率提升20%。

  目前,园区年生产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2户,加工转化能力得到提升。思茅区建有木乃河加工片区、倚象创新片区,规划面积20.04平方公里,园区内茶叶加工厂8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今年以来新建改造茶叶初制所23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环境清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茶叶精制率达到76%,推动茶产业向高端迈进。

  产业链延伸 “融合”发展争上游

  游客漫步茶园观光之余,还能体验采摘鲜叶、参与学习茶艺,“有机茶+茶庄园”正绘出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新风景。

  来到位于思茅区营盘山的“龙生有机普洱茶庄园”,这里不仅是一片茶园,还是一个景区。龙生公司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把基地建成体验式的庄园,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游览、康体疗养、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化庄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路子。

  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思茅区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模式,采取“基地+加工+品牌+文旅”发展模式,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建成茶叶庄园8个,建成4A级、3A级茶旅融合国家级景区2个,带动游客量200余万人次。产业园年总产值达60.1万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78.1%,2017年一二三产年产值分别达9.5亿元、28.8亿元和21.8亿元。

  位于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倚象镇创新片区的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茶产业工业旅游标准化”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模式。2017年公司荣获中国首批十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荣誉,在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茶旅融合的双轮驱动下,2018年6月又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

  思茅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制定各项目任务和措施,政府共计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60260万元投入产业园建设,调动489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实施156公里“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89.1公里茶园生产道路。

  茶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体,融观光、休闲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庄园发展方兴未艾。思茅区将站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的起点,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目标,不断拓展茶产业附加值,打造康旅结合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标签: 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茶产业;有机茶园;茶园;普洱茶;茶叶;园区;绿色食品;金字招牌 编辑: 虞建萍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微信订阅号

“178好茶”微信公众号

食罢一觉睡,起来闲聊茶

现代化的茶产业 崛起中的“绿巨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