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镇长兴村的田边地角,至今依旧还保留着几株年逾五六百岁的古茶树。它们仿若茶叶中的“活化石”,见证着沧海桑田,千秋岁月。
“很多被砍掉的古茶树,如今又发出新的枝叶,成为全村76户人家的‘致富宝’。”长兴村支书李洪佳介绍。
本世纪初,当地政府考虑到古茶产量不高、采摘不便,主张砍掉老树让其发新枝。虽然这成为石阡茶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大憾事,但如今新枝再发的茶树,仍旧带动着一方发展。
馥郁茶香在石阡大地浮动千年。石阡人口口相传保留的“夜郎古歌”,生动描绘了在距今千年前石阡人种茶、采茶、制茶等生活生产场景:“夜郎山来夜郎林,夜郎山上好茶林。夜郎山上好茶树,夜郎种茶卖京城……”
而石阡苔茶,在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志》等史书、方志都有记载。
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石阡苔茶在宋代即为贡品,一百多年前便经由商人之手销往欧洲。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石阡有数十万斤茶叶出口苏联及东欧国家。据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苔茶遍及全县各乡镇,总面积约有五六万亩。
五德镇被誉为“苔茶发源地”,在该镇新华村的苔茶博物馆里,透过一件件古老的制茶工具,依稀可见当年茶叶生产之盛:白天村民搭楼梯攀上高大的古茶树采摘茶青,夜晚家家户户响起制茶声……
石阡苔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飞,出生在茶叶世家,一家六代都用传统工艺制茶。他回忆,直到改革开放初,当地茶叶生产交易都维持着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村全面推行土地承包制,茶园“化整为零”,石阡苔茶的规模受到一定的冲击。为维护产业稳定,提升产量,大量古茶也因此被砍伐。
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显著的茶叶,被石阡确定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开启了“复兴苔茶”征程。
该县以“用建设生态理念发展产业,用发展产业方式建设生态”理念,采取退耕还茶、林下种茶、荒山造茶等方式,为山川增绿,也让百姓增收。
在此期间,石阡茶产业发展得到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单位鼎力支持,不仅协助石阡更新茶叶生产加工装备,还开发新产品,培育茶叶生产人才。
王飞便是中国茶叶研究所专家权启爱的“关门弟子”。2002年,学有所成的王飞回村承包老茶园,开办加工厂,带动全村种茶。
“现在全村户户有茶园,拥有10亩以上的就有30多户。2017年,我们村还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新植茶园200多亩。”王飞说。
据介绍,从2003年至2018年,石阡茶园面积年均递增3万亩,年均茶产业投资5000万余元,茶叶产量产值由2003年的500吨、150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万多吨、20多亿元。
“茶叶生产、前途无量。”如今,石阡茶产业正以强大的厚积薄发之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呈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景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