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手工采摘、传统工艺制茶,产出的茶甘醇爽口,产品一推出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电商平台,不断提高茶叶质量,把我们的嘉应茶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在梅州市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舞台上,非遗项目马图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火球受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同台观看梅县提线木偶茶艺表演,向全国人民推介了嘉应茶,分享丰收的喜悦。
今年68岁的何火球是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村民,家中世代种植茶叶。“我父亲和爷爷都是茶农,种茶辛苦却卖不出好价格,我十几岁起便做起木炭生意。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很多朋友托我买马图茶。我想马图茶有口碑,继续做好一定会有市场。”何火球告诉记者,这让他决心再拿起锄头种茶,研究茶叶。
上世纪80年代,何火球便和妻子开始开荒种茶。“我们夫妻俩一锄头一锄头挖土种茶,用两三年时间开辟了20多亩的茶园。”何火球说,为了追求茶叶的高品质,他还将茶苗种植到自然环境更优越的高山上。“高山云雾出好茶,但还需要好的制作工艺。”何火球告诉记者,他坚持传承父辈的制茶工艺,再通过学习摸索,每当制出新茶,便背着茶叶出山,送出村供人品尝,听取反馈意见后再不断改进。
“随着口碑和市场的形成,茶叶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一斤最多只能卖二三十元,到后来一斤卖一两百、五六百元,我们的茶叶身价翻了几番,高端的茶叶现在还能卖到几千元一斤。”何火球说。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加入种茶行列。
“农民丰收节是我们农民专属的节日。我们丰收了,茶叶的质和量双丰收。”何火球高兴地说,嘉应茶丰收了,制茶工艺提升了,茶叶质量得到认可,茶农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今年,来自丰顺县大龙华镇长埂村的茶农钟石丹也迎来了小叶茶的丰收年。“我们种植的小叶茶需要特殊的管理经验,近几年通过向各地的茶农学习,回来后边学习边管理种植。今年,我们种植的小叶茶终于丰收了。五六年前的年产量才两三百斤,今年达到两三千斤。”钟石丹说,丰收节不仅是梅州农民丰收的日子,也是全国农民丰收的喜庆日子,我们的茶叶农产品通过盛会必将推广到全国各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