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茶事春秋 > 茶人

俞学文:武义山村走出来的京城茶王

2019-01-16 09:21:28 来源:武义县茶文化研究会 作者:潘乔楚

 俞学文

25岁时揣着2000元到北京闯荡,3年后成立茶叶公司,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更香”品牌创始人俞学文。

怀揣梦想闯京城

  18岁那年,母亲远嫁他乡,父亲到江西做茶叶生意,浙江老家只剩下俞学文和两个妹妹。为了实现“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俞学文喂过猪,养过鱼,开过拖拉机,还经营过一家猪饲料店。最风光的时候,他养了100多头猪,赚了几万元,盖了新房,还买了摩托车。

  为了更好地发展,俞学文决定离开农村,到机会更多、空间更大的地方去。“我的老家是茶叶之乡,听说很多茶叶都是卖往北京的,我又没去过北京,就想去闯一闯。”

  俞学文北上的日子是1995年5月4日,这天是“青年节”。他背了一些家乡的茶叶,怀揣仅有的2000元钱,和未婚妻一起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这也是他第一次坐火车,车上人很多,他没买到坐票,更别说卧铺了。俞学文被挤在车上一个厕所的门口,就这样一路站到了北京。但是,此时的俞学文没觉得苦,他的心中涌动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情。

  当时,俞学文的父亲在马连道开了一家卖茶叶的小门面,由于经营不善,不但付不起房租,还欠了不少债。俞学文接过父亲的小店和债务,选择了茶叶生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京城的马连道远不如今天这样繁华,数百米长的马路两边,只有零零散散五六家茶叶店。白天,茶叶街上家家门庭冷落车马稀;夜晚,昏黄的路灯下,户户门口难见路人影。很快三个月过去了,茶叶店门庭冷落;很快一年又过去了,俞学文的生意依然清清淡淡。

  一千多万人口的北京,怎么会找不着顾客?处处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为何打不开市场?俞学文一边苦撑生意,一边陷入了沉思。

  为了寻找出路,他在陌生的北京城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各大商场、超市以及张一元、吴裕泰等茶业老字号。风里来,雨里去,他一路考察,多方了解,常常连顿中午饭也顾不上吃。有时候,他还会扮作顾客,在茶叶销售柜台前仔细观察,看北京人都买什么茶,喝什么茶。

  俞学文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他发现北京人买茶,不管半斤也好,几两也罢,店家常用一张白纸包成一个四方块,像包中药一样,十分简陋,而且这么包装既不利于保存,送礼更是拿不出手。而在当时的南方,茶叶包装已经比北京讲究很多,“用的是铁筒包装,有半斤装的、三两装的、二两装的、一两装的,非常精致好看。”这个发现让俞学文眼前一亮:一个被忽视的商机——将茶业进行精良包装后卖,就此浮出了水面。

  俞学文意识到,通过包装,不仅可以把茶叶卖个好价钱,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于是,他开始尝试着把茶叶装入精美的包装盒里再卖。没想到这一下还试出名堂来,一下子把茶叶筒卖火了。 

  到了中秋、春节,他往往一天能卖掉一车茶叶,最多的时候一天卖两三车,很多次都是货刚发到北京,还来不及进仓库,就在店门口就被抢购一空。一时间,俞学文的茶叶店门庭若市,就连京城的老字号也悄悄过来取经。俞学文也凭借在茶叶包装上的“创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元。

花茶带来新商机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总是擅长不断发现新的商机。就在别人看到有钱可赚,跟进开辟包装市场时,俞学文却认为茶叶包装竞争的利润已经越来越薄,他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他发现,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当时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份额高达97%,前景无限。茉莉花茶是把茉莉花放在茶叶中熏制而成,熏的次数越多,茶叶上染的花香味越浓。然而,北京市场上大部分茉莉花茶只熏过一两次,只有表香,泡两遍就没了味……茶质令人堪忧,但这也是俞学文杀入其中的好时机——如果自己加工生产出闻着香、泡几遍后更香的茶,一定会有市场!

  于是他用茶叶包装挣来的钱,加上朋友的一些借款,去广西、福建、浙江、云南等地收购茶叶,然后在广西承包了一个茉莉花茶加工厂,专门聘请有多年茉莉花茶加工经验的师傅,不惜成本地增加窨花量和窨花的次数。普通的花茶只窨两次,俞学文要窨五次、六次。半年后,第一车精制茉莉花茶运回北京。然而,市场跟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样,经销商对俞学文所谓的“上好茉莉花茶”无动于衷,“我只好用纸罐、铁罐,一罐一罐装好样品,让经销商免费试卖。”很快,销售有了起色。买到俞学文的茉莉花茶的回头客纷至沓来,经销商也陆续前来要货。更甚有经销商开来一辆面包车,现金付款后装走一整车,其他人也几箱十几箱地往回抬。20多万斤优质茉莉花茶让他一年挣到几百万元,迅速偿还了借款,而“更香”茶叶的名号也应运而生。

  1998年3月,俞学文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企业--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并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更香”,寓意自己经营的茶叶“杯杯更香茶,口口茶更香”。为了在北京广阔的茶叶市场赢取一席之地,他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入力量,在茶行业率先做广告,并开始铺设更香公司连锁分店。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更香公司在北京茶叶界崭露头角,更香公司经营的茶叶在顾客中开始小有名气。

成就京城茶王

  有了钱,俞学文便能大展拳脚,把茉莉花茶加工做得更加彻底。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茶叶加工太容易模仿,大批同行甚至经销商跟风而上,找茶叶加工厂生产精制茉莉花茶。一时间,北京茶叶市场上“好茶连连”。而俞学文的茶叶由于加工地远,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毫无价格优势。在他的经销商中,一部分人开始自己加工,成了竞争对手,还有一部分人倒戈相向。独木难支的俞学文哑然失势。

  转瞬失败让俞学文无言以对。如果当初卖茶叶筒、后来卖精制茉莉花茶只是一种侥幸的“投机”行为,如今他又该如何扭转颓势,继续加工茉莉花茶打价格战,还是另觅出路?俞学文停下手中一切事务,潜心思考这件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痛定思痛,俞学文决定回家乡采购武义茶叶,“可能老天不让我忘祖,不卖武义茶,可能我永远不会真正成功!”

  1998年11月,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举办的有机茶培训班上,专家们讲授介绍的有机茶让俞学文兴奋不已。这一种植管理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从加工、运输直到销售均有严格规定,杜绝各种污染的“纯天然”茶叶生产方式,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培训结束,俞学文没有返回北京,而是带着结业证书,直奔家乡武义,承包了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

  更香公司领头人俞学文清醒地认识到,更香公司好比是一棵树,枝叶伸展在城市,而根却扎在武义农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茂盛。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落户武义的第二年开始,更香公司基地开始以承包的方式向南部山区迅速滚动扩张。2001年,更香公司基地只有800亩茶园,到2002年就发展到了1500亩茶园。2004年,公司拥有有机茶园10950亩。至2008年底,更香公司在浙江省拥有有机茶基地2万多亩。

  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俞学文练就了高瞻远瞩的商界眼光。他坚定地认为,只有立足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家乡武义,才能让自己的有机茶早日香飘四海。他凭借“更香”品牌优势,在全国率先力推有机茶产业,确立了卓有成效的“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条茶叶绿色产业链。目前,公司在浙江、广西、福建拥有四大茶叶基地、8万多亩茶园(其中有机茶园6万多亩)、2个茶叶加工厂、7个全资子公司、200多家直营店,产量和销量均为全国第一,成功带动10多万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公司成为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集团,位列全国茶叶行业百强前列。经营范围从单纯的名茶到茶具、茶食品、茶包装、茶餐饮、茶保健以及茶文化推广,年销售额达4亿元。“更香”成为中国有机茶第一品牌。

  有人说,俞学文和他的更香公司取得的成就,既是更香的光荣,也是武义的光荣,更香公司成了武义在外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为了建设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和技术型企业,增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更香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更香高效生态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并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重点支持项目——“430吨有机茶精深加工扩建项目”,新建了6000多平方米高标准名优茶生产大楼及2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的生产流水线,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形成了具有有机茶科技示范观光、茶文化传播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示范性茶厂。

  更香公司“有机茶战略”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公司对“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理解有两个方面:其一,让“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这样一条有机茶绿色产业链在市场的带动下运转起来,同时通过宣传运作和市场推广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理念,进而开发有机茶市场。其二,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全部环节,不断提升产品档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更香公司确定了“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利益”的合作原则。更香公司在承包合作条款方面的优惠,以及将政府鼓励有机茶开发给予的补助全部贴给承包人的做法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登门寻求合作的农民络绎不绝。目前,更香公司已在县内协作建立有机茶园52块,面积1.3万余亩,分布在武义县13个乡镇。

  俞学文还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开展自主创新,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已实际应用于公司茶叶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间接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事业“更香”勇担责

  回顾俞学文的创业史可以发现,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和农业。虽然他在十几年前就去北京闯荡,尽管如今他已经在京城被人称为“茶王”。

  时至今日,这位“茶王”的户籍仍留在武义农村。提及此事,俞学文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本来就是农民,做的又是农民的事业,农民也有农民的优势,就把农民当到底吧。”俞学文说,1987年,为了能让他脱离农村,他父亲已托好关系,准备花1.8万元钱,把他迁为居民户口,然而俞学文却出人意料地对父亲说:“你把这钱给我做生意不是很好吗?”20年后,北京户口可谓一户难求,相关部门主动提出把他全家户口迁进北京,可照样被他婉言谢绝了。

俞学文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008年和2013年,俞学文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有众多角色,最重要的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我有很多工作,履行代表职责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他对记者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一直坚守这份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2008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浙江代表团的小组讨论时,他在发言中说: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浙江。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5%,拥有8000多万茶农。可目前中国没有一家茶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的“立顿”红茶年销售240亿元,相当于我国茶产业全年总产值的70%。如果中国能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国茶叶品牌,一家销售额100亿元的茶企业,就可以直接带动1000多万农民致富。他还由此提出了要给以农业产业、特色产业足够的政策支持、金融资金支持,农业产业、特色产业要与农业科研所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合作等建议。目的就是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育更多的新型农民,打造中国茶业的辉煌。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总理温家宝到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在讨论发言即将结束时,俞学文鼓起勇气,“抢”过话筒,提出了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企业参与科技创新两项建议,受到温总理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一经历,更加坚定了他敢于直言、敢为基层鼓与呼的信心。

  作为人大代表,俞学文经常奔走在工厂企业、田间地头,调研基层情况,倾听一线心声,并围绕“三农”、农民工待遇、留守儿童、城乡差别等问题,先后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要求制定<农业投入法>的议案》、《关于加强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安全成长的建议》、《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应“同命同价”的建议》等议案17份、建议57份,其中12份议案、49份建议被正式采纳。“当代表必须多反映基层的现实困难,这样心理才能踏实。”俞学文对记者说。

  俞学文对“美丽乡村”建设十分关注。去年,浙江省开展“五水共治”活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俞学文认为可以将此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国推广,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于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以“五水共治”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议》,建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看得见”的水环境的同时,还须在“看不见”的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坚持“五水共治”和“素质共治”两手抓,全面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文明素养。

  少小离家,走南闯北,俞学文成功了。但位于浙江中南部山区的老家,却是他魂牵梦萦的眷恋。2012年,俞学文回到生他养他的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当时,他面对的是一个有200多万元债务、一堆半拉子工程、每年仅靠一块老茶山获得2000多元承包款的村集体。但他知难而进,根据村里实际情况,村两委决定开发村里土地,发展1000多亩油茶、茶叶、毛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同时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发展优化村集体经济。

  为了实现当选村主任时“自己的企业再忙也要腾出精力管村务”的诺言,俞学文常抽空回村,跟村干部、村民代表商讨村里的工作,落实解决问题。他还经常和茶农一起交谈、劳动,了解他们的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俞学文也重视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穿过青坑村口高大的牌坊,走过26株枫香树组成的古树群,能看到别致的亭台点缀在碧波荡漾的水塘里,红墙黑瓦的新房子掩映在青山中。

标签: 编辑:朱冬艳
手机版 | 电脑版 © 2019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