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茶事春秋 > 茶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武义茶产业,在各方带动下快速发展

2023-01-31 16:05:02 来源:武义县茶文化研究会 作者:邓萍

  民国后期,由于连年战乱,茶叶滞销,武义茶叶面积与产量锐减。到1949年,武义与宣平两县仅有茶园5671亩,产茶66.8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垦复荒芜茶园和发展新茶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在名茶和有机茶的带动下,武义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1990年版《武义县志》记载 

  1969年,王宅公社创办第一家精制茶厂。1972年,新宅公社精制茶厂建成投产。1986年,有乡镇茶叶加工企业144个,其中精制茶厂4个,生产精制茶348.1吨。

  1950年,县内收购茶叶20吨,由私人茶行经营。1952年改由县供销社经营,收购茶叶145吨。以后收购量不断上升,并建立5个收茶站。1959年受“瞎指挥风”影响,推行“片叶下山”,使茶叶生产遭受挫折,收购量下降。1962年后,实行奖售政策,每百元茶叶款奖售化肥50公斤,粮票25公斤,布票8.3米(28市尺),香烟20包,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生产。1972年实行样价政策,按质论价。1979年,武义茶厂建成投产,县内茶叶由调杭州、金华改调县茶厂,并发展茉莉花茶生产。

  1986年,全县有茶园60174亩,收购茶叶2550吨,比10年前增长3.6倍。主要茶类有烘青、炒青、少量红碎茶、龙井茶。生产出口茶440吨,创外汇90万美元。其中天坛牌特级珍眉茶获25届国际食品饮料金质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锦旗。收香花500吨,生产内销花茶1047吨,主销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山西等地。全县设60个收茶站、24个收花点,有茶验员157人。

  2010年版《武义县志》记载

  茶叶生产综述

  茶叶是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1986年,全县茶园面积4011.6公顷,产茶2838吨,跨入全省重点产茶县行列。1987年,茶叶总产量达3199吨,创历史新高。1989~1990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茶农生产经营资金紧缺,夏秋茶又遇严重干旱,导致茶园失管而荒芜,病虫害猖獗,全县茶叶产量及收益大幅下降。

  1990年,全县茶园面积3876公顷,产量3325吨,产值1593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6%。1991年,高档名优茶比例提高。茶叶生产向“发展名优茶,发展良种茶,改造中低产茶园,提高春茶产量和比重,增加高档茶生产,压缩低档茶生产”方向转变,走上开发名优茶之路。

  90年代,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名优茶作为茶叶生产的重点,借助股份制开发机制优先发展良种茶园。1991~1993年在桃溪滩乡正新屋村、余家村建立了良种茶园示范基地,选出了“迎霜”、“龙井43”、“乌牛早”等适宜武义发展的品种进行繁育推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发展到1166.67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17.5%。

  1995年,根据茶叶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茶叶生产结构,按照“继续抓好名优茶,积极开发有机茶,普及无公害茶”的工作思路,发展茶叶生产。1997~1999年,县财政每年拨出24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全县老茶园改造。1997年4月,浙江省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发布标准号Q/WNZ01-1997“武阳春雨茶”企业标准。2000年2月,武义县被列入全省20个开发有机茶试点县之一。

  2000年9月,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把有机茶、名优茶开发列入全县重点发展的12条特色农业产业带。每年安排300万元(2005年增加到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有机茶基地、新开发良种茶基地、龙头企业扶持和品牌培育、茶厂优化改造等项目的扶持。

  200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考察了县内有机茶开发情况,对武义县有机茶开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5月份,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命名武义县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是年,全县名优茶产量1300吨,产值1亿元,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20%,总产值的83%,分别是1992年名优茶产量、产值的13倍和20倍。是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200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329公顷,茶叶总产量5980吨,产值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800吨、产值1.2亿元;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75.33公顷,建立了市级的无性系良种茶叶母本园6公顷;全县有机茶颁证面积,达到696.8公顷,其中新开发面积301.33公顷,有机茶产量480吨、产值2400万元;浙江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面积2159.42公顷,并在壶山街道桃溪滩片、王宅镇要巨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良种茶示范区。制定并发布《武义无公害茶》系列标准。以“中国有机茶之乡”冠名参加首届中国名茶精品博览会,“武阳春雨”等4只产品获金奖。

  2003年夏秋茶及新发展良种茶园遭遇严重干旱,全县茶叶总产量5493吨,总产值1.65亿元,比2002年产量减少3.2%,而产值增加10%。其中名优茶产量1800吨、产值1.35亿元,产量与上年持平,产值增加12.5%。是年有机茶颁证面积达946.47公顷。3月份启用“中国有机茶之乡”标志,并参加了北京举行的浙江有机茶推荐周。农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拍摄制作,用于全国发行的有机茶生产技术科教片。在余家村召开了“武义县机制名优茶现场会”。4月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03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暨上海茶文化博览会”,武义县组织选送的“汤记高山茶”在本届博览会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郁清香”茶获优质奖。县内选育的两只茶树新品种“武阳早”和“武阳香”参加全国茶树新品种区试。2003年10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农轻〔2003〕70号文件批准武义县为国家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武阳春雨”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10月又获浙江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4476.2公顷,产量6088吨,产值2.28亿元。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全县有机茶基地达到1400公顷,产量850吨,产值6000万元;2005年11月,武义县被国家商务部三绿工程办公室评为“三绿工程示范县”,武阳春雨获“中国放心茶推荐品牌”。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633.33公顷,良种化率达到35.9%,

茶树良种化

  1998年,首次在桃溪滩乡建立良种化茶园示范基地,完成100公顷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2003年10月,县财政在每年安排名优茶扶持资金50万元(包括有机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对新发展名优茶基地连片3.33公顷以上(山区1.67公顷以上),每亩补助从原来的80元提高到100元。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奖励对茶树良种化工作突出的乡镇、企业和个人。每年安排3万元,补助武阳早、武阳香两个茶树新品种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试和推广。2003年、2004年全县新发展良种茶园分别为333.33公顷、500公顷,建立良种茶苗木基地26.67公顷。县名优茶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武义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发展规划》和《武义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实施细则》,武义茶业有限公司依靠县农业局的技术服务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帮助指导,在俞源乡林场建立高标准良种茶示范基地,整个园区面积5200亩,栽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武阳早、浙农117等优良品种100公顷。基地以现代有机茶观光示范园区为目标,建成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良种有机茶基地,为武义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种基础。

  “武阳春雨”的研制开发

  为了适应茶叶消费日趋名茶化、高档化的市场需求,1994年初,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农业部门在年内研制开发出一、二个具有武义特色的名茶,并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拨款2万元作为开发经费,同时建立了名茶研制课题领导小组和名茶研制技术小组。3月上旬,县农业局邀请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毛祖法副局长等科技专家,到武义指导名茶开发可行性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县内良种茶园考察后,将名茶研制点确定在云华乡华塘村、桃溪滩乡余家村和正新屋村,并选定“迎霜”为研制的主体茶树品种。3月下旬至4月中旬,农业局又两次邀请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应菊仙高级农艺师来武义指导,经过近1个月的炒制试验,分析比较,研制了一只外形似“珍眉”,紧细如松针,似江南春雨丝丝缕缕,具有武义地方特色的新品种,定名“武阳春雨”。

  1994年6月,召开“武阳春雨”茶技术鉴定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农大茶学系、国内贸易部杭州茶研所、浙江省农业厅、金华市农业局等部门、单位茶叶专家,以及《浙江科技报》、《经济生活报》、《农村信息报》、《金华日报》等新闻单位记者计30多人应邀与会参加鉴定。鉴定意见中称,“武阳春雨”条索紧直显毫,色泽嫩绿略黄,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匀齐,达到省级名茶水平,卫生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当月,“武阳春雨”茶在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1994年9月,在桃溪滩乡正新屋村举办了由余家村、华塘村、县良种场、正新屋茶场等茶树良种基地的技术骨干参加的“武阳春雨”茶炒制技术培训班,为“武阳春雨”茶形成拳头产品和商品规模打下基础。1996年2月,设计印制了精美包装。“武阳春雨”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相融合,在名茶市场激烈竞争中形成亮点,在杭州、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均取得较好销售业绩和经济效益。平均售价达到每千克600元。是年6月,以浙江省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取得“春雨”牌的注册商标,注册编号为966090号。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武阳春雨”品牌由武义县名茶公司承包使用。

  “武阳春雨”茶在国内各项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1999年一年中,先后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特等奖、中国国际茶博会国际名茶金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获得了浙江省名茶证书。2002年首届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又获金奖。

  2003年4月,武义县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03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 上海茶文化博览会”,武义县以“中国有机茶之乡”品牌,组织选送的“汤记高山茶”在本届博览会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郁清香”茶获优质奖。

  2003年9月,组织9家茶叶企业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浙江有机茶推荐周,通过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企业产销见面会,扩大了武义“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知名度。

  2004年3月《武阳春雨系列茶地方标准规范》通过金华市级审定,并由金华市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4月,在第一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上,“乡雨”牌武阳春雨、“庚香”牌武阳春雨获2004年“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金奖。5月,“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8月,“武阳春雨”茶参加香港“浙江省十大名茶”推介会。同年,“武阳春雨”茶已形成“武阳春雨针形茶”、“武阳春雨扁形茶”、“武阳春雨毛峰茶”三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面积3333.33公顷,年产量600吨,产值1.1亿元,成为武义名优茶生产的主要品牌。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武阳春雨茶品牌,2004年进行了品牌整合,实行品牌、质量、标准、包装、广告的五统一,颁发了《武阳春雨品牌管理办法》。有7家企业加盟,即,武义县名茶有限公司、武义县汤记高山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名扬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嘉木村农产品有限公司、武义县郁清香茶业有限公司。

  武阳春雨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获浙江省农业厅,补助项目资金100万元。

  2005年,武阳春雨茶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同时被认定为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会推荐品牌。2005年产量950吨,产值1.4亿元。4月,组织9家企业参加2005年中国宁波茶文化博览会,在“中绿杯”名茶评比中,县名扬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茗宇”牌“武阳春雨”获得金奖。县名茶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产品获银奖。5月,县内七家“武阳春雨”品牌生产销售企业组团参加中国济南第三届茶博会,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的“武阳春雨牌武阳春雨”和名茶有限公司的“乡雨牌武阳春雨”获得本次茶博会名茶评比金奖。

  为进一步加强“武阳春雨系列茶”机制能力,提高名优茶机制技术和产品质量,2005年3月,举办武阳春雨茶机制现场会,参加机制现场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茶机生产商17家,现场制作“武阳春雨”系列茶,有茶农5000多人参会观摩与交流,促进了名优茶机械化生产的水平,有效地解决了茶叶鲜叶上市集中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机茶开发

  1995年,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开始有机茶的开发。多次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国家环保局的专家前来考察,确定县内大溪口乡潘山头村的20公顷茶园为有机茶试验基地,并通过该基地大气、土壤(重金属)、茶叶等各项指标检测鉴定,符合有机茶生产标准。1997年4月,国家环保局有机茶食品发展中心向该公司颁发了OFDC证书,允许该公司生产的“牛头山”牌绿茶使用OFDC标志。从而成为浙江省首家(国内第二家)拥有OFDC标志的茶业公司。该公司与美国、日本等国的茶商签订了出口有机茶50多吨的订单。1999年该公司有机茶产量达到50吨,其中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国外市场就有30余吨,约占浙江省这一年有机茶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2000年5月11~12日,法国克劳特•科根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沃尔夫冈•威廉海姆先生率领的德国、荷兰、瑞士等国13家茶商组成的欧洲茶叶考察团,考察了金山茶叶有限公司的台山有机茶园,达成了长期合作贸易的意向。公司在因特网注册了“中国有机茶”域名,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交易的有机茶厂家。

  2000年9月,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贯彻“生态立县”战略的主要内容予以扶持,并把有机茶作为全县重点发展的十二条特色农业产业带之一,制定了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有机茶基地、龙头企业扶持和品牌培育等项目。截止2000年年底,武义共有8个单位,252.87公顷茶园转换成有机茶园,其中国际颁证36.67公顷,国内颁证216.2公顷,颁证茶园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0%,占全国面积的25%。

  2001年,全国第五期有机茶信息交流与技术讲习班在武义县举行。年底止,全县已有12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认证,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596.67公顷,颁证茶园面积居全省、全国首位,其中有机苦丁茶、有机菊米的颁证都是全国唯一一家。2001年全县有机名优茶产量达到480吨,其中出口235吨,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2月下旬,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刘真和农业部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专家专程来武义县,对申报“中国有机茶之乡”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和考察。5月份,正式命名武义县为“中国有机茶之乡”。4月中旬,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来武义考察时对武义县有机茶开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5月16日,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老领导、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单位应邀参加了发布会,扩大了武义县有机茶的知名度。

  2005年,全县有机茶基地颁证面积达到1400公顷,呈现超常规发展趋势。产量达850吨,产值6000万元。获有机茶颁证企业17家。同年12月28日,以“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武义县有机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市级评审验收。由武义完成的《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金华市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标签: 编辑:朱冬艳
手机版 | 电脑版 © 2019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Baidu
map